当前位置: 首页 >动态要闻 >动态要闻

扎根基层沃土 彰显法治担当 打造让人民满意的“枫桥式”司法所

盘山县司法局太平司法所根植“枫桥经验”的精髓和元素,聚焦新时代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和要求,对照市级“枫桥式”司法所创建标准,全力推进司法所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建设,不断强化司法所工作便民性、社会性、专业性,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服务能力,实现司法所工作全方位、系统性、规范化变革。

1.强化党建政治引领。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司法所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,全所12名工作人员中有3名党员,经盘山县司法局党支部同意,成立盘山县司法局太平司法所党小组,切实发挥党小组在推进业务工作,落实重大任务中的政治引领督促落实,监督保障作用。

2.做优公共法律服务。培育“河蟹之乡”的“和谐”文化品牌,按照“窗口化”“柜台式”服务模式,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区,设置司法综合、纠纷受理窗口。司法综合窗口整合了法律援助指引、公证指引,社区矫正指引、法律顾问申请等相关工作。纠纷受理窗口坚持“自愿调解+依法调解”,实行案件甄别、引导分流、组织调解、跟踪回访等工作流程,确保了程序周密、责任明确、操作规范。依托法律顾问+专职调解员+法律明白人,实现法律服务队伍多元化,建立高效快捷的太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。在各村、社区依托说事点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,让百姓可以多渠道、零距离获得公共法律服务,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。

3.当好法治建设主力。成立了法治综合办公室,聚焦法治政府建设,找准“对接点”、立足“需求点”、拓展“覆盖面”,全面指导街道广泛开展学法普法活动,为街道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法律顾问服务,协调监督街道各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活动和行为,对镇党委、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,持续促进依法行政落到实处,为街道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。

4.延伸触角三方共赢。创新警调对接“再延伸”,推动矛盾纠纷联动共治,源头防范,前端化解。探索建立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信息共享机制,积极开展“警情+调解”联动共治,充分发挥“警”的优势、“调”的作用。派出所配合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审前调查,前科劣迹排查,信息共享;打造“警调对接”调解室,以“专业特长”辅助开展调解工作,实现刚性打击与柔性调解的有机结合。司法所发挥职能作用帮助派出所进行案前调解,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联排联调、多元化解,多措并举推行“快调快处”工作机制和24小时受理模式,促成很多纠纷就地解决,实现了调解分流、公安减负、群众矛盾纠纷得到快速化解的“三方共赢”。

5.优化方式增温暖心。始终坚持“党工委领导、多方参与、部门联动、司法推动”的矛盾纠纷化解原则。积极搭建平台。成立访调工作办公室,建立“信访+人民调解”访调对接平台,强化由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、专职调解员成立的矛盾纠纷化解团队建设,完善访调对接机制,推行“访调对接”工作模式。压实工作责任。始终把矛调工作发力重心放在初信、初访、初始阶段上,进一步压紧压实首接首办工作责任,不断规范初信初访的办理,把问题解决在最佳“窗口期”;制定个性方案。按照“一案一策”制定化解方案,把“开门接访”变为“上门化解”,用心用情用力架起“连心桥”、结成“连理枝”,增进干群感情,摸清信访实情,排除隐患险情,化解信访纠纷。解决好法度之外、情理之中的问题。年初以来,太平司法所共参与化解信访案件4起,加固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、维护和谐中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6.“四融”增效化解纠纷。以全省视频调解系统为主体,吸纳了太平街道12345市民热线业务,强化线上调解效能,创新“司法所+市民热线12345+村、社区”的融合模式,推行力量融强、职能融入、机制融优、资源融合的“四融工作法”。整合村、社区、司法所、12345平台等人民调解力量进驻司法所,充分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,在投诉案件陷入调解僵局之时,与当地村干部紧密配合,圆满化解投诉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、精细化,同时整合12345市民热线信息,推动信息收集、分析、处置各环节融通互联。健全“事前排查预防、事中交办销号、事后教育疏导”的全链条保障机制,实现社会矛盾纠纷“一窗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一条龙服务”,全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、化解在基层,确保一次化解不反弹。

关闭 打印
上一篇: 盘锦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工作推进会召开
下一篇: 推进安置帮教一体化  助力平安盘锦建设